您好,安徽省淮北卫生学校欢迎您!
  • 首批全国职业院校
  • 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
  • “1+X证书”幼儿照护项目全国
  • 母婴护理项目全国优秀试点院校
  • 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
  • 安徽省职教先进单位
  • 安徽省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 安徽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 安徽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
学生资助

资助在精准 “四心”见行动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9-27】 【点击量:

——淮北卫校学生精准资助活动介绍

学生资助贵在精准,重在精准,资助效果在于精准。淮北卫校充分发挥学校在教育资助等方面的工作优势,立足教书育人,结合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坚持精准资助,制定并实施了《淮北卫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实施办法》,以“精准、保密、服务、育人”为原则,从入学到就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生实行全过程、全方位资助育人计划。学生精准资助行动实施“四心行动”,分别是入学阶段帮助新生的爱心行动、困难阶段救助学生的暖心行动、学习发展阶段助推学生的贴心行动、全程在校学习生活的知心行动,并将“四心行动”有机地融合在四大措施中:

一是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统计与建档,及时开通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学校把握新生入学这个关键时间节点,通过学生基本信息筛选,班级申报、掌握学生情况,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备案,及时了解贫困状况,精准聚焦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孤儿、低保及残疾新生及残疾家庭新生,核实困难学生基本信息,严格做到不误统、漏统,做到数据准确、更新及时、动态管理。学校积极实行“绿色通道”制度,提前做好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免学费等相关工作,对携有可证明其家庭经济困难材料的新生,可先办理入学手续,办理学籍注册,再根据核实后的家庭经济情况予以不同方式的国家和校内资助,如在学校食堂、学生公寓设立勤工助学岗位。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安心学习、正常生活。

二是加强资助政策宣传,做好精准资助的咨询和服务。为深入宣传、贯彻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政策,进一步提高学生精准资助水平,我校从招生到毕业整个过程,以招生简章、学生入学须知、校内广播、宣传栏、宣传画、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新资助政策。既激发了学生上学的热情,增加了学习的信心,又使他们体会到党和国家的资助政策带来的温暖。认真落实资助"两节课"制度,在开学时各班给学生上一节本学期资助政策宣传课,全面宣传在校学习期间国家及学校出台的各项资助政策及具体的申请、发放操作办法。开通并实施资助电话咨询及投诉制度,公布学校学生资助工作咨询、投诉热线电话,确保工作时间保持畅通,及时答复学生及家长咨询及投诉,并详细解读国家资助政策,将资助政策、资助项目、资助范围、资助标准、申请程序等作为宣传服务的重点,帮助每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准确掌握相关资助项目的申请条件和办理程序。

三是注重思想教育,增强精准资助育人成效。许多贫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过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作为资助老师和班主任在平时的教学中,重点关注他们,尊重他们,做到勤观察、勤发现、勤表扬、勤纠正,对他进行正面引导和必要的辅导,鼓励他们的进步。进可能地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爱他们,爱是具体的,渗透在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中,慢慢地去感动、感化学生。结合学校德育教育,开展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诚信及感恩教育。注重育人培养,以成长发展为导向,积极引导和支持受助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社会实践活动。积极鼓励受助学生加入各级学生组织或社团锻炼本领、健全品格、增长才干;特别支持受助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其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人人助我,我助人人中培育其感恩和责任意识,增强育人效果。  

四是开展精准受助家庭实地走访,跟踪反馈毕业后动态。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家庭实地走访和慰问,把对精准受助学生的关爱做到“家”,力争实现精准受助学生在校期间家访全覆盖。开展精准受助家庭实地走访是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精准资助工作的补充和延伸,通过走访活动,不仅让学校对学生的困难程度有了更直接、更直观的了解,还有利于听取困难学生及家庭意见、了解困难学生及家庭心声,加强学校与学生及其家长的直接沟通与交流,建立起和谐的家校关系,为学校知心做好学生资助工作获取了更为可靠的第一手信息资料,才能全方位给予受助学生思想上关心、学习上指导、生活上帮助、心理上支持。为了解和掌握受助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动态,学校继续做好受助学生毕业后的跟踪反馈,努力提高贫困生的个人素质和生存能力,及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有能力实现真正的脱贫致富,最终才能达到我们追求的“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

目前,我校“四心”学生精准资助专项行动计划正在积极推进、分项实施中,力争对全校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实现全覆盖,进一步开展并完善帮扶机制和帮扶措施,一帮到底,不使一名贫困生因贫失学,直至他们完成学业并实现就业, 为国家教育脱贫做出应有的贡献。